当前位置: 999穴位网 > 腿部穴位图 > 地机穴位位置图和作用地基地极穴

地机穴位位置图和作用地基地极穴

    地机,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脾舍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之郄穴。地机穴的位置在小腿的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4横指的位置。当内踝尖阴陵泉穴(小腿内侧,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)的连线上,阴陵泉穴下3寸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层后房有胫神经,前房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,深层有胫后动、静脉。主治腹痛,腹胀,食欲不振、泄泻,水肿,小便不利,痢疾,月经不调,痛经,遗精等。
    快速地机穴定位位置:取侧坐位,在小腿内侧,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,阴陵泉下4横指(即3寸)处(一夫法),按压有酸胀感处。
地机穴穴位的位置图

漏谷配地机,治疗便秘、肠鸣

    漏谷穴位于内踝上六寸,它就像一个漏斗一样,也像一个过滤器,把身体里的废弃物合毒素顺顺当当地排出去。而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,合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保证脾经精华物质很好地保存下来,一点儿都不会丢失。这二个穴位互相配合,身体里“收支苹衡”,人才会健健康康。对于小便不利或者便秘腹胀、肠鸣的情况,漏谷穴充分发挥了帮助排泄的功能,让身体里的垃圾合浊气排得干干净净。在这二个穴位艾灸治疗上述疾病,效果非常明显。如果您觉得麻烦的话,每天按揉十几分钟,也能作为日常的保健之房。

地机穴按摩法

    刺法:直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,可扩散至小腿部。
    灸法:艾炷灸或温针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    按摩:点按、揉法、指推法。可用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周围,寻找最敏感点,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,以能忍受为度。坚持按压1 分钟,每天进行1~2 次。
按摩地机穴的作用

    健脾渗湿,调经止带。地机穴是足太阴牌经的郄穴,脾为统血之脏,脾不统血,则血不归经而渗入络外而成便血、尿血、紫癜等慢性出血性病症。长期坚持按摩地机穴,对于痛经、闭经、便血等出血性病症有良效。还可用于由脾胃功能失调,水谷运化失职引起的腹痛泄泻。
1、缓解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阴道炎、遗精、精液缺乏、小便不利等;
2、缓解治疗腰痛、腰痛胃痉挛、腹胀腹痛、食欲不振、水肿等; 
3、缓解治疗乳腺炎、下肢痿痹等。

地机穴


地机穴的功能特性

穴义:脾土物质在此随经水运化人体各部。
特异性:足太阴经之郄穴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中的脾土微粒。
运行规律:经水循脾经流向阴陵泉穴,脾土微粒沉降于穴周。
功能作用:健脾渗湿,调经止带。

地机穴的现代研究

   临床用于胃炎,肠炎,月经不调,痛经,功能性子宫出血,子宫肌瘤,精液缺乏,乳腺炎,下肢痿痹的治疗。本穴为足太阴脾经之郄穴,在单穴应用方面,有 报道单刺地机穴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地机直刺1.5寸,留针20分钟,每日上、下午各针刺1次,治疗痛经;在地机穴埋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,进针后令针感下行 至内踝,留针10分钟,将针退至皮下,再沿脾经中线向下刺1寸左右,固定埋针24小时。如未愈加血海埋针,方向相反,手法相同。用此法治愈1例经期大量出 血两年余的患者,随访未复发。

地机穴

地机穴的临床应用

痛经

主穴:三阴交 中极 次髎 地机
配穴:气滞血瘀者,配太冲阳陵泉;寒邪凝滞者,配归来;腹胀者,配天枢。
方义: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,可通经而止痛;中极为任脉穴位,可调冲任之气,散寒行气;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;地机乃脾经之郄穴,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。四穴合用,共奏行气活血,温经止痛之功。

崩漏

主穴:关元 三阴交 隐白 公孙
配穴:血热者,配血海;湿热者,配阴陵泉;气郁者,配太冲;血瘀者,配地机。
方义:关元为任脉穴与冲脉、足三阴经交会穴、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,可清泻三经之湿、热、瘀等病邪,又可疏肝理气,邪除则脾可统血;隐白为脾经的井穴,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;公孙通冲脉,二穴配合可通调冲任,固摄经血。

月经后期

主穴:气海 三阴交
配穴:寒实者,配子宫、天枢、地机;虚寒者,配命门腰阳关、关元、归来。
方义:气海为任脉经穴,可益气温阳,调一身之阳气,温灸更可温经散寒。三阴交为肝、脾、肾三经交会穴,可调补三阴经之经气,从而和血调经。

地机穴相关论述

《针灸大成》:“主腰痛不可俯仰,溏泄,腹胁胀,水肿腹坚,不嗜食,小便不利,精不足,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。”
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在膝下五寸”。
   地机穴研究:有实验表明,针刺地机配曲池穴,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亢进。临床上,急性胃肠炎患者、腹痛、吐泻、常在地机穴附近出现压痛阳性反应,针灸之,效果良好。

地机穴名解

    (1)地机。地,脾土也。机,机巧、巧妙也。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,运化过程十分巧妙。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,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,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,故名。
    (2)脾舍。脾,土也。舍,来原也。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。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,脾土物质随雨水的流行而输送人体各部,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原之处,故名脾舍。
    (3)地箕。地,脾土也。箕,挑土的工具。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质通过本穴而运化。理同地机名解。
    (4)足太阴郄穴。郄,孔隙也。本穴为脾土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,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部水液而运行的,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,如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般,故为足太阴郄穴。 转载地址:www.lxjk999.com/s/diji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穴位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