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999穴位网 > 背部穴位图 > 陶道穴穴位位置图,怎么找陶道穴地方?

陶道穴穴位位置图,怎么找陶道穴地方?

    陶道穴Táodào(DU13)督脉,督脉、足太阳之会。陶道穴的位置在颈部下端,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陶道穴为督脉足太阳之会,可以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,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的作用,就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

陶道穴位位置图

    快速定位陶道穴的准确位置图

    取坐位,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(第7颈椎)再向下数1个椎体,即第1胸椎,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,按压有酸胀。

    陶道穴经穴疗法

    刺法:斜刺0.5~1.0寸。不宜深刺,以免伤及脊髓。
    灸法:直接灸或隔姜灸3~7壮,温和灸5~10分钟。
    按摩法:以俯卧的姿势由他人帮忙按摩,按摩者以拇指向下用力按压。

    按摩陶道穴的手法

    首先可以低下头,一手将头按住,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顶住穴位,其余四指抓住脖颈得力,用大拇指按揉。按摩的时候多用点劲,每次按摩大概100下左右,慢慢地,肺功能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。
陶道穴的主治疾病
    指压此穴道,可以治疗痔瘘、痔核、裂痔等疾病。此外,此穴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、肩部,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。头痛项强,恶寒发热,咳嗽,气喘,骨蒸潮热,胸痛,脊背酸痛,疟疾,癫狂,角弓反张。

    按摩陶道穴位的作用

    1、改善血循环、恶寒发热、咳嗽、气喘、胸痛等;
    2、缓解脊背酸痛、疟疾、癫狂、角弓反张等。
    按揉陶道穴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。所以,患有慢支的人,或者经常咳嗽、自觉肺功能不太好的人,不妨时时刺激一下陶道穴。

    陶道穴相关论述

    《类经图翼》:“善退骨蒸之热。”
    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头重目瞑,凄厥寒热,汗不出。”

    陶道穴穴位解剖

    在腰背筋膜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;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,棘间皮下静脉丛;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按摩陶道穴位的作用
    主治疾病:头痛,项背强痛,热病,恶寒发热,咳嗽,气喘,改善血循环,骨蒸潮热,胸痛,脊背酸痛,疟疾,癫狂,角弓反张,精神分裂症等。
    指压陶道穴,可以治疗痔瘘、痔核、裂痔等疾病,此外,此穴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、肩部,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。
    陶道穴位配伍:配丰隆穴、水沟穴、神门穴、心俞穴治癫狂痫;配大椎穴间使穴、后溪穴治疟疾;配合谷穴、曲池穴、风池穴治外感病;配肾俞穴、腰阳关穴、委中穴治胸背痛。
    疟疾
    主穴:大椎,间使,后溪
    配穴:温疟者,配曲池、外关、陶道、商阳;寒疟者,配至阳期门;疟母者,配痞根、章门肝俞、肝俞、脾俞;高热者,配十宣、委中;汗出不畅者,配合谷;呕吐者,配内关公孙;腹痛腹泻者,配天枢、气海、足三里;神昏谵语者,配水沟、中冲劳宫涌泉;烦热盗汗者,配太溪复溜;倦怠自汗者,配关元、气海;唇甲色白者,配膈俞、脾俞、三阴交
    方义: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,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,有截疟的作用,为治疟之要穴;后溪属于手太阳小肠经,又通于督脉,能宣发太阳与督脉经气,驱邪外出;间使属于手厥阴心包经,厥阴与少阳相表里,故可疏理气机,和解表里,引邪外出,也为治疟要穴。三穴合用,共奏通阳祛邪之效。

    陶道穴穴位解析

    督脉阳气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。
    〖解剖〗在腰背筋膜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;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,棘间皮下静脉丛;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    〖名解〗
    (1)陶道。陶,金玉之属也,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。道,通行的道路也。该穴名意指督脉阳气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。本穴物质为身柱穴传来的强劲阳气,至本穴后,虽散热化为温热之性,但仍循督脉道路向上而行,故名。
    (2)督脉足太阳之会。本穴物质不光为督脉身柱穴传来的强劲阳气,亦有膀胱经外散而至的寒湿之气,故为督脉膀胱经之会。
    〖气血特征〗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。
    〖运行规律〗循督脉上传大椎穴。
    〖功能作用〗补益肺气。
    〖治法〗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    配合穴位治疗
    1.配肺俞列缺、合谷,适用于咳嗽、气喘。
    2.配水沟、丰隆、心俞,适用于癫痫。
    3.配大椎穴、间使穴、后溪穴治疟疾;
    4.配肾俞穴、腰阳关穴、委中穴治胸背痛。转载地址:www.lxjk999.com/s/taodao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后背穴位排行榜
推荐穴位图
深度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