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999穴位网 > 胸部腹部穴位 > 至阳穴 > 至阳穴在哪里?怎么找至阳穴准确位置图

至阳穴在哪里?怎么找至阳穴准确位置图

    至阳穴Zhìyáng(DU9)〖别名〗金阳穴。属督脉至阳穴的位置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因生气或烦躁而感到心慌、胸闷,心率忽快忽慢,甚至会有心绞痛的发作。至阳穴能宽胸理气,缓解紧张。这时刺激一下至阳穴,便可缓解不适。
至阳穴在哪里

    怎么找至阳穴穴位的位置

    1.俯卧或正坐,在背部脊柱区,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,它的下缘凹陷处,即为本穴。
    2.一是让病人低头,颈后隆起的骨突即为第七颈椎,由此往下数到第七个骨突即第七胸椎,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至阳穴。
    3.让病人两手自由下垂,用手摸病人的肩胛骨,在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为第七肋间,第七肋间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处即为第七胸椎下方,也即至阳穴所在。后一种方法尤适宜于冬季不便脱衣的情况下取穴。

    至阳穴经穴疗法

    刺法:斜刺0.5~1.0寸。不宜深刺,以免伤及脊髓。
    灸法:直接灸或隔姜灸3~7壮,温和灸5~1O分钟。
    按摩法:以手指指腹或直接按压,并作圈状按摩。由于背部腧穴自己点按困难,如果心绞痛发作时身边没有其他人帮助,可以选用位于前臂的心经郄穴阴郄穴、心包经郄穴郄门穴用力点按。

    至阳穴的作用:

    利胆退黄,利膈宽胸。本穴常用于缓解胃炎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的疾病。也是肾脏功能异常时的特效穴位。此外,此穴还常用于改善黄疸、气喘、咳嗽、腰背疼痛、胸痛、肩颈僵硬、四肢麻痹等症状。

   【按摩至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

    1、缓解治疗腰背疼痛、胸胁胀痛、腹痛黄疸、脊强、身热等
    2、缓解治疗咳嗽、气喘、头痛、失眠、嗜睡、梦游等
    3、缓解治疗壮阳益气、胆囊炎、心绞痛、躁烦、虚胖、乳房松弛等

    作用功效:利胆退黄、宽胸利膈

    临床运用: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、胆绞痛、胆囊炎、膈肌痉挛、肋间神经痛等。

至阳穴的准确位置图

    至阳和筋缩是缓解胃痉挛的重要穴位,治疗各种抽筋的病,针对胃痉挛急性的胃痛,按上两三分钟就好了。

    文献摘录

    《素闻炽热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
    《甲乙经》:“寒热懈懒,淫乐胫酸,四肢重痛,少气难言,至阳主之。”

    现代报道摘录

    肝炎急性期(热重湿轻型):至阳、涌泉,毫针泻法,留针15分钟。

    肝炎慢性期:至阳、足三里,穴位注射肌苷酸钠200mg,隔日1次,5周为1疗程。

   【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

    按摩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方法:

    可取一个一角硬币,或其它边缘光滑的硬板,用右手食、拇指夹持,以硬币或硬板的横缘抵住至阳穴,给予重压,局部可有酸胀感。一般在按压至阳穴1分钟之内心绞痛即可缓解,按压4分钟以上,可维持作用时间达20分钟。

    按压至阳穴不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立即奏效,而且还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。一般每日按压3~4次,或在从事较重体力劳动前、情绪不佳时按压至阳穴,可以防止心绞痛发作。对于抗心绞痛药耐药的病人,按压至阳穴可起协同作用,增强抗心绞痛药物的效果。

    疗法原则: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
    刺灸法:向上斜刺0.5~1寸;可灸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    应用实例:带状疱疹,俗称“蛇盘疮”,皮疹以水疱、疼痛为主要特点,属于西医学的病毒类
    皮肤病范畴,青年人发病,因其体质强壮,疼痛尚可以忍受,对于老年人来讲,体质虚弱,正气不足,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,导致血液瘀滞于局部,不通则痛,疼 痛可呈烧灼样、刀割样、针刺样,常持续存在,剧烈难忍,甚至彻夜难眠,一般的止痛药没有效果,因此,止痛成为治疗的首要。
    至阳穴为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,该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,疏通经血、利湿热、宽胸膈、安和五脏、补泻兼施之功,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明,至阳穴埋元利针法可以 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、祛邪扶正、缓解疼痛的作用,该方法起效快、疗程短、无副作用,已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确切疗效。
    现代医学认为,当诱因使潜伏于神经元中的病毒被激活时,受侵的神经节发放异常电冲动,产生神经痛,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研究表明,至阳穴埋针使 脊髓节段有关神经及内脏产生一种独特的剌激感后,加强了中枢神经内痛觉调节系统与痛觉冲动相互作用,对痛觉信号加以抑制,从而产生了更好的镇痛效应,同时 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、抗病毒及消炎作用,从而使疾病得以康复。
    以杨素清教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进行了“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评价” 的临床研究,该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,于2004年12月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,2005年5月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并制作成 教学光盘,在全国作为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。


    配合穴位治疗
    1.配脾俞、阳陵泉、曲池,适用于黄疸症状。
    2.配内关、神门,适用于心悸、心痛等症。
    3.配天枢穴、大肠俞穴治腹胀、肠鸣、泄泻;

    至阳穴穴位解析

    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。
    〖名解〗
    (1)至阳。至,极也。阳,阳气也。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。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,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,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,故名。
    (2)金阳。金,肺金之气也。阳,阳气也。金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纯阳之气。理同至阳名解。
    〖解剖〗在腰背筋膜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;有第七肋间动脉后支,棘间皮下静脉丛;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内侧支。
    〖气血特征〗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。
    〖运行规律〗循督脉上传灵台穴及外散于脊背各部。
    〖功能作用〗壮阳益气。
    〖治法〗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 转载地址:www.lxjk999.com/s/zhiyang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至阳穴
推荐穴位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