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999穴位网 > 手掌穴位图 > 合谷穴 > 秋季咳嗽可按摩合谷穴,润肺要按鱼际穴半夜咳晚上咳后半夜咳嗽

秋季咳嗽可按摩合谷穴,润肺要按鱼际穴半夜咳晚上咳后半夜咳嗽

进入秋季,由于早晚温差大、天气干燥,患咳嗽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。不少人出现喉痒咳嗽、干咳少痰的症状,而且一旦咳起来就很难制止。做好秋季咳嗽防治是关键。

这种秋季咳嗽被误认为感冒的几率很高。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,自行服用感冒药来治疗。实际上,秋咳为秋天燥邪侵犯人体所致,盲目用不相干的感冒药、抗生素等,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,加重病情。用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等来止咳,则是治标不治本,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,以致耽误治疗。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,应到医院查出病因对症下药,切勿随便服用止咳药物。

 

秋季咳嗽因病因不同,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,在防治上有着不同的特点。温燥有咳嗽少痰、不易咳出、咽干鼻燥等特点,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、润肺止咳,常见的方剂为桑杏汤等。凉燥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,如头痛、恶寒、发热,但无汗无痰,在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、润肺止咳,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等。

 

对于容易秋咳的人来说,“多喝水”决不能当成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提示,而是非常重要的。另外,多吃一些有润肺功效的瓜果和食品,如鸭梨、白萝卜、蜂蜜、鲜姜,或用之熬汤服用,也是一种缓解的方法。

 

人体呼吸系统受到病菌感染时,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。所以,一般性的轻度咳嗽,可先不用药物治疗,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,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,如百合、蜂蜜、梨、莲子、银耳、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,少吃辛辣燥热之品。银耳大米粥、莲藕大米粥、山药大米粥、大枣银耳羹,加入适量白糖或冰糖,均有一定的润燥止咳作用。

 

但如果咳嗽超过一周,并且发作较为频繁,出现咽喉疼痛、声音嘶哑、胸痛等症状,最好及时用药,以免症状加重。


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有哪些?

风寒咳嗽: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,气急咽痒,伴有头痛、鼻塞、流清涕、怕冷、稍有发热、无汗、肢体酸痛等症状。治宜疏风散寒,宣肺止咳。一般可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:口服,每日2~3次,成人每次20毫升。服药时忌吃生冷油腻食物。

 

风热咳嗽: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,痰黏稠或黄稠,常伴有发热、口干、咽喉疼痛等症状。治宜疏风清热、化痰止咳。一般选用川贝止咳露:口服,每日3次,成人每次15毫升。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。

 

痰湿咳嗽: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,咳声重浊,痰白黏腻,早晨咳嗽咯痰尤甚,喉间常呼噜作响,胸闷吐清水,不想吃东西等。治宜燥湿化痰止咳。一般选用橘红片:口服,成人每日2次,每次6片。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;寒咳、虚咳者不宜服。

 

痰热咳嗽: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,痰少质黏,难于咯出,发热、咽干、口渴,胸闷、胁痛、气喘等。治宜清热肃肺,豁痰止咳。一般选用二母宁嗽丸:口服,成人每日2次,每次1丸。忌辛辣食物;风寒咳嗽、痰量多而连续咯痰的患者不宜服。

 

燥热咳嗽: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,或痰中带血丝,不易咯出,咽干或疼痛等。治宜滋阴润肺、化痰止咳。一般选用养阴清肺膏:口服,成人每日2~3次,每次10~20毫升。忌辛辣油腻食物;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。


按摩合谷穴方法

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,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,拇、食两指并拢时,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,是人体重要的穴位。《四总穴歌》中有一句“面口合谷收”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颜面以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穴治疗。按压合谷,可以对喉咙疼痛起到相应效果。

 

指压时,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,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,或拇指、食指张开,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,拇指下压处取穴。一般在按摩10分钟后,就能见到一定的效果。但要注意的是,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,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。

 

使用上述方法咳嗽没有减轻的朋友们,建议去医院就诊,免得疾病进展为支气管炎。秋季咳嗽也不要乱吃药,弄清楚证型,属于痰热、燥热还是痰湿,然后再服用相应的药物。


润肺可按鱼际穴,还能治疗鼠标手

摊开手掌,在手掌心靠近大拇指的地方,皮肤颜色泛白,肌肉隆起,叫大鱼际,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,就是鱼际穴。

 

别小看了这个穴位,它可有着“保命穴”之称,尤其在天气干燥的秋季,多按摩鱼际穴对健康大有好处。这是因为,秋季讲究养肺,而中医认为鱼际穴化肺经水湿,散发脾土之热,可缓解呼吸系统疾病,如感冒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咽炎等。老人常出现小便短少的情况,也可以对鱼际穴进行敲击。此外,按摩鱼际穴,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“鼠标指”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同时,配合按摩其他穴位还能治疗咳嗽、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燥等。

 

按摩时,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,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,至掌侧发热即可。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,一般每天1至2次,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。久病体虚及患慢性病的人,可适当增加按摩次数,按摩时力度要适中,不必急于求成。

转载地址:www.lxjk999.com/s/3273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穴位图